- [檢測百科]碳排放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有哪些?溫室效應是怎么來的?我們能做什么?2024年06月27日 13:01
- 碳排放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有哪些?溫室效應是怎么來的?我們能做什么?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碳排放有哪些危害和影
- 閱讀(68) 標簽:
- [檢測百科]碳關稅是什么?碳關稅、ESG來襲,企業碳中和選CCER還是綠證?2024年06月27日 13:00
- 碳關稅是什么?碳關稅、ESG來襲,企業碳中和選CCER還是綠證?碳關稅,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歐盟國家應針對未遵守《京都協定書》的國家課征商品進口稅,否則在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運行后,歐盟國家所生產的商品將遭受不公平之競爭,特別是境內的鋼鐵業及高耗能產業。2009年7月4日,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反對碳關稅。 碳關稅,也稱邊境調節稅(BTAs)。它是對在國內沒有征收碳稅或能源稅、存在實質性能源補貼國家的出口商品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主要是發達國家對從
- 閱讀(12)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未來碳中和的技術方向2024年06月26日 16:24
- 什么是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未來碳中和的技術方向 所謂低碳技術,廣義說是指所有能降低人類活動碳排放的技術。這些技術可分為三大領域:無碳或減碳技術,捕存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負碳技術) ” 其中,無碳或減碳技術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綠色能源技術———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核能等, 二是傳統化石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煤、石油、天然氣開采及高效
- 閱讀(10)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中和 | 到底什么是“凈零”?2024年06月26日 16:23
- 碳中和 | 到底什么是“凈零”?碳中和(或“凈零碳排放”)指企業/團體/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再通過植樹造林、碳捕捉及儲存等形式,以抵消其產生的碳排放量,實現“零排放”。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頻繁的活動嚴重威脅了全球生存和發展的氣候變化。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 IPCC ) 發布的《2021 年氣候變化:自然科學基礎》報告顯示,自 1800 年代中期以來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 “碳信用”?碳信用的作用?2024年06月26日 15:51
- 什么是 “碳信用”?碳信用的作用?1、什么是 “碳信用”?信用(Carbon credit):又稱碳權,指在經過聯合國或聯合國認可的減排組織認證的條件下,國家或企業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污染或減少開發等方式減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進入碳交易市場的碳排放計量單位。 碳信用是金融計量單位,每個信用額相當于一噸未被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采用碳信用旨在推廣使用能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從而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創收。 許多
- 閱讀(46)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強度?為什么引入碳強度?2024年06月25日 14:37
- 什么是碳強度?為什么引入碳強度?1、什么是碳強度? 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GDP。該指標主要是用來衡量國民經濟與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 碳強度如何計算的公式和方式方法 碳排放強度是指單位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該指標主要用來衡量一國經濟同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如果一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每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說明該國就實現了一個低碳的發展模
- 閱讀(12)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中和?實現碳中和,對企業又意味著什么?”2024年06月25日 14:33
- 什么是碳中和?實現碳中和,對企業又意味著什么?” 剛剛過去的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你是否也感覺到了氣溫有點特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202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三個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了大約1.2℃,氣溫的上升速度遠遠超出預期。 要知道,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會上升超過2米。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將消失,水資源將變得極度緊張。有研究認為,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指的是什么2024年06月25日 14:27
- 關于能源的碳排放系數? 1、什么是碳排放系數?碳排放系數是指每一種能源燃燒或使用過程中單位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數量。根據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假定,可以認為某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是固定不變的。 碳排放系數通常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系數,甲烷、氧化亞氮、全氟化物、六氟化硫等其他溫室氣體,一般折算成二氧化碳后再參與計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氧化碳當量。 在碳排放核算過程中,將運用碳排放系數計算各個階段的排放量。通過碳排放系數
- 閱讀(19)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排放 碳交易碳匯碳源?2024年06月24日 15:46
- 什么是碳排放 碳交易碳匯碳源?1、什么是碳匯(Carbon Sink)? 碳匯(Carbon Sink):一般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主要是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 生態碳匯在傳統碳匯的基礎上,增加了草原、濕地、海洋等多個生態系統對碳吸收的作用。碳匯交易是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對各國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的規定,創設出來的一種虛擬交易。 即因為發展工業而制造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審定?哪些項目需要進行碳審定?2024年06月24日 15:31
- 什么是碳審定?哪些項目需要進行碳審定?1、什么是碳審定? 碳審定是指審定機構對自愿減排項目進行判斷和確認項目的設計是否符合審定準則的要求并能夠產生真實的、可測量的、額外的減排量,出具項目審定報告。 2、哪些項目需要進行碳審定?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提出,重點排放單位可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或生態環境部另行公布的其他減排指標,抵消其不超過5%的經核查排放量。1單位CCER 可抵消1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 其中,用于抵消的CCER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強度?碳強度有什么意義?2024年06月24日 15:11
- 什么是碳強度?碳強度有什么意義?1、什么是碳強度? 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GDP。該指標主要是用來衡量國民經濟與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 如果一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每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說明該國就實現了一個低碳的發展模式。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強度高低不表明效率高低。一般情況下,碳強度指標是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而下降
- 閱讀(10) 標簽:
- [檢測百科]碳循環是什么?森林和海洋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有哪些呢?2024年06月24日 15:10
- 碳循環是什么?森林和海洋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有哪些呢?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的生物圈、巖石圈、水圈及大氣圈中交換,并隨地球運動循環往復的現象,其全球循環過程就是大氣中CO2 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又通過生物或地質過程以及人類活動,以CO2 形式返回大氣。它包括碳固定與碳釋放兩個階段,前者是從大氣吸收CO2 的過程,稱為碳匯;后者是向大氣釋放CO2 的過程,稱為碳源。其中,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CO2 吸收并固定在植被與土壤中;林業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
- 閱讀(13) 標簽:
- [檢測百科]海洋如何成為“負排放”碳匯場?2024年06月24日 11:17
- 海洋如何成為“負排放”碳匯場? 藍碳即海洋碳匯、藍色碳匯,指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從大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包括儲存在海水和沉積物中各種形態的碳。實際上,海洋儲存了地球上約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匯體,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未來,藍碳將分擔和緩解碳排放壓力,是減排的另一條可行路徑。 近些年,藍色碳匯逐漸被認可,增加海洋碳匯、探索開展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試點、建立藍碳標準體系及交易機制等被寫入相關政策文件。 海洋固
- 閱讀(40) 標簽:
- [檢測百科]什么是碳資產?企業碳資產管理流程是什么?2024年06月21日 16:18
- 碳資產是指在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下,產生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排放權、減排信用額及相關活動。 例如: 1) 在碳交易體系下,企業由政府分配的排放量配額; 2)企業內部通過節能技改活動,減少企業的碳排放量。由于該行為使得企業可在市場流轉交易的排放量配額增加,因此,也可以被稱為碳資產; 3)企業投資開發的零排放項目或者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信用額,且該項目成功申請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或者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項目(CCER),并在碳交易市
- 閱讀(14) 標簽:
- [檢測百科]碳循環是什么?人類活動是如何影響碳循環的?2024年06月21日 16:14
- 碳循環是什么?人類活動是如何影響碳循環的? 碳循環是生物、地面、海洋和天空之間碳原子交換的方式,或者分別是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氣圈。地球上大約有1000000億噸碳,其中大部分被鎖在沉積巖中,永遠不會到達地表,碳不斷地進行消費和生產的動態交換。這種主動交換... 碳循環是生物、地面、海洋和天空之間碳原子交換的方式,或者分別是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氣圈。地球上大約有1000000億噸碳,其中大部分被鎖在沉積巖中,永遠不會到達地表,碳不斷地進行消費和生產的動態交換。這種主動交
- 閱讀(32)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交易” 賣的到底是什么?普通人能參與嗎?2024年06月21日 16:09
- 碳交易” 賣的到底是什么?普通人能參與嗎? 碳交易” 到底賣的是什么? 通俗來講,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作商品來進行買賣,需要減排的企業會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成功減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額,超額排放則要在碳市場上購買配額。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 梅德文:13年前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碳市場,他們以為是煤炭的炭。經過13年的發展,最起碼有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很多人知道碳市場不是煤炭的炭,而是二氧化碳的碳,碳的排放權。 “碳市場”到底是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中和最受益的行業?2024年06月20日 15:03
- 碳中和最受益的行業? 根據各大券商觀點,目前認為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有色金屬(鋰、鈷、銅箔、稀土、磁材等)、化工行業(生物基材料和循環材料)、碳交易產業鏈、環保行業、綠色衍生品(碳遠期、碳期權、碳掉期等)比較收益。 研判一、未來40年中國的能源、產業、消費和區域結構將發生重大的調整 (1)能源結構方面,為實現“碳中和”,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中的比重將大幅提升,預計整體比重將從目前的10%以內提升至70%以上,平均每年提升1.5至1.6個
- 閱讀(10)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中和會影響哪些行業?2024年06月20日 15:00
- 碳中和會影響哪些行業? 短期上游周期行業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帶來配置機會。中長期可把握光伏、風能、新能源產業鏈及環保節能領域。 1.碳中和概念為長期的戰略方向,簡單理解就是:通過節能減排的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相對“零排放”,最終受益的就是新能源行業產業鏈。 2.在降低碳排放過程中,最明顯的帶動就是新能源行業的興起,如光伏、風能、氫能、水能、核能、儲能等,同時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大量推廣和普及,加速了新能車取代傳統汽油車和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中和涉及的行業有哪些?2024年06月20日 14:56
- 碳中和涉及的行業有:能源行業、交通行業、建筑業等。 1、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它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推動了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2、碳排放,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過程。碳排放是
- 閱讀(7) 標簽:
- [檢測百科]碳中和對新能源行業的影響有哪些?2024年06月20日 14:41
- 碳中和對新能源行業的影響有哪些? 實現碳中和任重道遠 企業應加大新能源投資應對供應挑戰 過去一年,隨著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和歐洲能源危機來勢洶洶,全球碳中和進程面臨挑戰。 在氣候問題日益嚴峻之際,全球實現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各國能采取哪些措施來推進碳中和目標?如何平衡好減碳和能源安全之間的關系?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多位國內外專家就碳中和議題進行了探討。 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表示,氣候危機正急劇惡化,人類的生命正面臨威脅,這并不是一個遙遠
- 閱讀(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