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碳排查工作怎么開展?規范企業的碳資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變革的重要工作內容,符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常州行有嘉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碳資產管理平臺是基于排放源實測基礎數據,匯總得到相關碳排放量。在此過程中我們拓展了碳資產的定義概念,幫助客戶理清了碳資產的管理及其策略,從碳盤查、碳預算、碳績效評價三個角度入手分析企業如何高效地進行碳資產管理工作。
一、了解碳盤查的具體工作內容
碳資產管理是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體現了企業對碳資源的精細化管理。企業應該仔細識別出廣義的碳資產,計算分析出各碳資產的邊際貢獻,并按照成本收益的比較對碳資產的使用做統一安排,確立企業的碳資產管理策略。
1、確定組織邊界和營運邊界
組織邊界劃分有:控制權法和股權比例法。
運營邊界指組織邊界范圍內包含的排放源和匯的設備或單元。
分為:直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其他間接排放三大范疇。
2、查找識別排放源
直接排放源分為四大類:固定燃燒源、移動燃燒源、制程排放源和逸散排放源。
能源間接排放分為外購電力、熱力或蒸汽。
其他間接排放:因組織的活動引起的,而被其他組織擁有的或控制的GHG源所產生的GHG排放,比如公務出差坐飛機、輪船等產生的排放量。
3、量化碳排放量
《溫室氣體協議:企業核算和報告準則》的研究對象是企業,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廣泛認可的企業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清潔發展機制通常用于項目核算,即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該機制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的減排或碳吸收項目中獲取經過驗證的減排量。
排放因子法(Emission-FactorApproach)是IPCC提出的第一種碳排放估算方法,也是目前廣泛應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依照碳排放清單列表,針對每一種排放源構造其活動數據與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以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的乘積作為該排放項目的碳排放量估算值:
為什么要進行碳盤查工作?
碳盤查,是企業內部進行碳排量自查、量化的過程。碳盤查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碳排放狀況,為企業制定碳減排策略與實施低碳項目提供數據依據,有利于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上占據主動地位。
對于企業碳中和來說,碳盤查是企業找到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模式的基礎。碳盤查是幫助企業摸清自身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的重要舉措,也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發展規劃的數據層面的指導。長遠來看,碳盤查有利于企業找到合適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模式
對出口型企業來說,碳盤查更是“錦上添花”。以歐洲為例,歐盟發布的《歐洲綠色新政》確認了其將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碳關稅”,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在該政策的影響下,低碳數據缺失將會造成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時需要支付額外成本。那么碳盤查的數據將成為企業遵守法規的重要依據,也將成為企業降低綠色貿易壁壘的關鍵武器。
碳盤查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必經之路。只有摸清每個企業每年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減排方案,從而真正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